无需底层运维 更简单易用的青云KubeSphere(QKE)
【51CTO.com原创稿件】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业务转型。当今,数字化转型2.0时代已来,对云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需要能够支撑云原生应用。对企业来说,要以微服务架构和DevOps开发流程交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要改造应用架构。据Gartner预测,在2020年,容器的使用率将大幅度上升,约有50%的用户将把容器应用在生产环境中。容器是云原生时代的一个核心基础设施。 打造KubeSphere容器平台的初衷 要实现互联网化、数字化,需要一个新的工具来支撑,容器、Kubernetes可以担此重任。但是原生的Kubernetes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其中一个突出的不足就是用起来比较麻烦。Kubernetes可以理解为一个分布式操作系统内核,使用Kubernetes,需要直接用命令行写配置文件,用命令行操作。这对于企业用户,比如银行、保险,每天要应对复杂的、与企业内部相关的工作,让他们去了解使用Kubernetes这些复杂的事情,不管从情绪上还是主观能动性上,都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青云QingCloud要做KubeSphere容器平台,在Kubernetes上添加很多辅助IT人员工作的功能,比如统一运维、日志检索、监控等,大大降低用户的使用难度。因此KubeSphere的目标一是提升使用工具的能力,二是降低学习成本。 另外,企业希望看到这样一种技术,即容器技术对底层基础设施没有依赖,不会被某个厂商绑定,用户可以拿自己的物理机,或者是其他云平台、虚拟化平台(VMWare),只要有操作系统,装上容器的运行环境就可以运行容器。 底层基础设施是青云QingCloud的强项。青云QingCloud从7、8年前开始做云,在SDN、存储上有多年的积累,也有大规模云平台经验,有自己的网络产品、存储产品。Linux是一个内核,需要厂商提供驱动,内核才能对接显卡等设备。Kubernetes也是一个内核,对接底层不同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也需要开发相应的插件或者驱动,对接好才能使用底层的网络和存储。青云QingCloud底层有网络、存储,Kubernetes把标准开放出来,就可以对接上去。青云QingCloud的经过公有云大规模验证过的存储产品、网络产品就可以给Kubernetes或者KubeSphere提供比较稳定的基础设施支撑。 KubeSphere(QKE):屏蔽底层基础设施运维,更简单、易用 KubeSphere是私有化部署的产品,它要求客户提供虚拟主机或者物理机的资源,通过安装包安装,用户登录控制台操控整个集群。实际上,它还是会为运维人员带来一定的使用成本,比如要了解安装包的配置,虽然比原生的Kubernetes安装简单了很多,但还是有一个安装的过程。实际需求中,有些用户的要求更靠上层一些,就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可以帮助、辅助日常开发、运维工作的平台,不需要了解底层基础设施如何运维,不需要进行底层主机资源的管理,不希望花太多的人力、资源在底层的基础设施运维上,而只关注业务的开发。这就是青云QingCloud发布QKE(QingCloud Kubernetes Engine,即KubeSphere on QingCloud)的初衷。 据青云QingCloud容器平台产品经理于爽介绍,KubeSphere(QKE),实际上是把底层基础设施运维层面给用户屏蔽掉了,用户不需要关心这一层,通过鼠标点击就可以拥有一个完全高可用的、底层使用青云QingCloud公有云的、稳定的Kubernetes服务。同时,因为QKE是基于KubeSphere的,所以KubeSphere的很多功能,比如DevOps、微服务治理、统一监控、统一日志管理,都会在QKE里交付给用户,这是一整套打包服务,是一个公司级别的平台,用户只需要点击鼠标即可获得。这对用户来说是非常友好、非常便利的。
助力实现应用级别的混合云 关于混合云,于爽表示,青云QingCloud有很成熟的混合云的架构和方案。在容器和Kubernetes的推动下,混合云的实现会更加容易和便捷。由于容器对底层基础设施没有依赖,就意味着基于容器打造业务应用,比如电商平台、OA系统、ERP系统,都可以很方便地做平台上的迁移,也可以很方便的把一部分业务放在平台A,另一部分业务放在平台B。只要应用是基于容器标准构建的,都可以部署在任意平台上。将应用打包带走,跑到别的平台上去,也会非常容易实现。如果说以前是资源层级的混合云,到了容器时代,将是应用级别的混合云。
【51CTO原创稿件,合作站点转载请注明原文作者和出处为51CTO.com】 【责任编辑:赵立京 TEL:(010)68476606】点赞 0 (编辑:鞍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