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鞍山站长网 (https://www.0412zz.com/)- 应用安全、运维、云计算、5G、云通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资源网站 > 资源 > 正文

区块链的颠覆力量之三:金融业

发布时间:2019-11-20 19:43:10 所属栏目:资源 来源:51CTO
导读:副标题#e# 对金融业来说,引入区块链技术将带来很多益处。 金融的本质是融通资金,传统金融机构更像一个金融中介,为资金需求方与供给方建立起一个互通有无的桥梁,促进资金的有效流动,实现价值最大化。然而传统金融存在一定的弊端: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

同时对一些非传统型的、比较复杂的证券交易来说,区块链技术可以替代律师或者交易所的介入,使得交易更加智能化。如美国Overstock公司的目标,就是希望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来取代华尔街对美国金融行业的垄断。让人震惊的是,SEC对Overstock在自己创建的市场上进行证券发行、交易,采取了认可的态度,这可以看作是SEC对未来证券交易的一个设想和一种尝试。而中国也于2016年成立了中国账本计划联盟,其成员包括省级的股权交易所、大型的商品交易所等。

(3) 保险

保险,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对其业务也十分了解,就是在发生意外时,人们能够根据之前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协议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其核心业务包括产品、服务和资产的管理。虽然近几年互联网保险开始兴起,但经营模式并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将线下业务转换形式放到了线上。

而区块链技术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则不同——保险行业同样可以应用于对客户身份的核验,各公司共享并维护同一用户身份账本,可以减少投保人身份验证的时间和环节,从而也提高了保险业务的办理效率。基于区块链的不可纂改性,投保会有明确的记录,从而避免了骗保或欺诈行为。同时保险契约也可以应用智能化合约体系,从而对保险产品实现个性化的设置,保障投保者权益,提升服务体验。

另外,区块链在保险行业中有一个特殊的应用——相互保险。它指的是当单位或者个人有类似的保障需求时,可以签订合同成为相互保险的会员,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费形成互助基金后,利用互助基金对合同约定发生的情况进行赔偿和保障。

与传统的保险形式相比,互助保险有以下几个优点:它是投保人有着类似保障需求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各方的利益一致,是由全部投保人共有的;因为是共有的,没有其他外部股东,也就没有盈利的压力,相应经营成本低、费用低,可以为投保人提供更加优质低廉的保险服务,也会将组织全部的资金和精力放在投保人的利益上。相互保险在国际上应用较广,2014年全球相互保险业务收入高达1.3万亿美元,在全球保险市场的份额中占27.1%。但在中国因为政策的限制,相互保险基本没有开展起来。2016年,一些保险公司在保监会的许可下筹建了首批试点单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对相互保险的性质进行剖析,我们会发现它与区块链技术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去中心化的形式,都是先履行合约后开展业务的形式。但恰恰因为这一点,相互保险面临着基因上带来的漏洞——信任问题。没有有效的手段对契约履行进行约束,就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保险。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体系及数据不可篡改性,可以帮助相互保险解决这一个问题,建立起相互保险的信用机制,使其回归保险业互助的本质。

(4) 基金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看区块链技术在基金行业的应用。通常,我们将基金划分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主要涉及非上市企业的投资业务。简单来讲就是通过收购股份、参与公司决策、开展风险运作抑或直接开展企业管理,使企业增值的过程。

但在传统的基金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基金运营人及被投资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情况,投资者本身对企业经营状况不了解,信心不足,会影响被投资企业的融资进程,也使得交易的流程复杂、步骤较多,大大降低了基金投资的效率。

区块链技术则可以帮助在三者之间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同样是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透明性和数据不可篡改性,帮助投资者深入了解企业,树立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的信心,确保投资的高效运行。另外,智能合约体系可以帮助募集资金、签订协议、自动履行退出机制,提高基金投资的效率。同时,代币发行也为基金投资提供了一个发展思路,有可能改变传统的私募投资体系。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编辑:鞍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